• 单位新闻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单位新闻
为爱“撸起袖子”
—记七二一社区义务献血员工

c51f879e035304e4ac4a0cb2ea4a9d9.jpg

人世间有轰轰烈烈的爱情,也有涓涓溪水的情谊,更有值得赞叹的那份忘记自我,心中牵挂他人的大爱,这份爱照亮了他人,这份情给予生命的延续,让这纷纷绕绕的世界充满着感动和眷恋,我现用笔墨去呕歌身边这些具有大爱的同事们,他们就是江西矿冶局七二一社区义务献血者,他们常年坚持献血,为了心中那份“初心”,积极走在践行“入党誓言”的路上。

点亮他人生命之光

王树坚是江西矿冶局七二一社区最年轻的义务献血员工,担任七二一社区抚州管理站退休管理办主任,1974年11月出生,1990年11月入党,党龄已满32年,从事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十多个春秋,帮扶过无数位老同志,工作尽心尽职,深受老同志们的喜爱,多次荣获七二一社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2022年获得江西矿冶局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
采访中,获知王树坚2003年6月第一次献血,当时是抚州献血车首次来到乐安县公溪镇,时任原中核七二一矿消防队副队长的他,听闻献血的重要性,他二话没说,撸起袖子加入了献血者队伍,当身体里的300毫升鲜血被采集走,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鲜血为患者的生命助上了“一臂之力”,那种被他人需要的幸福感充实着自己。2005年9月他光荣加入中华骨髓库,实现了为更多人奉献一片爱心的愿望,至今共献血2800毫升。

撑起患者生命之伞

李永是江西矿冶局七二一社区首次献血年龄偏大的员工,担任七二一社区党群工作部主任,1965年7月出生,1996年入党,党龄26年,平日工作繁忙,近几年七二一社区争创市综治先进单位和省文明单位,他一头扎在争创活动的各项事务中,“白+黑”、“5+2”是他工作的常态化,但无论工作有多忙,献血这件事已扎根在他心中,从未忘记过。

他从2017年9月15日在抚州市参加第一次献血,到现在已过去6年了。第一次献血,他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尝试抽200毫升血液并没感觉有任何不适。随后开始了每年定期去献一次血的行动。这些年,他坚持献血,总量已达到2200毫升。在这过程中,家人对于献血这件事不理解,认为献了血之后身体会虚弱,年纪大了不要再去逞能。他用自己强壮的身体证明给家人看,献血不会伤身体,是一件“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的一件好事。八旬的老父亲看着精神饱满的儿子,慢慢地转变了观念和认识,不再反对儿子献血。

采访中他愉快地告诉我:“我今年57岁,自己作为一名党员,也没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能身体力行的用献血来奉献爱心帮助病患,也算是一点心意吧。今后只要身体允许,会一直坚持献血,帮助他人,希望通过自己行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”。

挽救生命坚持不懈

冯宗连是江西矿冶局七二一社区最年长的献血员工,也是献血时间最早的员工,担任七二一社区鹰潭管理站办公室主任, 1962年8月24日出生,1999年10月1日入党,党龄23年。最早献血是1981年在江西抚州崇仁师范学校上学时,看到献血车在大街上,没有犹豫就走上献血车献出300毫升。第二年又接着献出,第三次是在1989年江西抚州乐安县公溪镇原七二一矿山南学校仼教时,惊闻原七二一矿广播站播放山南分矿出工伤,急需0型血液抢救,他抢先赶到古城医院义务献血,当滴滴鲜血静悄悄流入受伤矿工身体时,他舒心地笑了。到今天为止,他义务献血近1万毫升,2017年获得鹰潭市连续十年献血银牌。

近年来,年龄偏大了,爱人心疼地劝他:“你身体没以前健康了,献血就别去了,好吗?”冯宗连安慰妻子说“没关系,每年我都到医院调理两次,每天仍在坚持体育锻炼,只要医院检测出我的身体不适合献血,我就不献了,能献我就会一直献下去。”爱人看着冯宗连坚定的眼神,只能默默地支持他,每次献血回家,爱人都会精心做上美味的营养餐。冯宗连戏说道:“老婆,你这样让我感觉自己好象从前线回来似的?”。爱人笑着说:“有好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,你是我们家的主心骨,献血是挽救他人的生命,我们支持你!”

江西矿冶局七二一社区还有很多象他们三位义务献血的员工,他们共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—中国共产党党员,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践行“初心”的默默行动,为了让世间充满暖意,让更多人看到生命的希望,他们正一如既往、阳光灿烂地为爱“撸起袖子”……

(七二一社区 王美霞)